
SINGAPORE CHINESE MUSIC FESTIVAL
13.08 - 28.09.2025
新加坡华乐节

13.9.2025 (Sat), 7.30pm
SCCC Auditorium 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表演厅
These events are available for purchase with SG Culture Pass credits worth $100, from 1 September 2025.
Visit sgculturepass.gov.sg for more information.
当台湾的山岚遇见南洋的海风。扬琴之音将奏响跨越地域的交响。《宝岛漾、南洋风》音乐会由新加坡扬琴学会携手台湾扬琴乐团倾力打造。这场音乐盛宴以扬琴为纽带,将台湾的婉约与南洋的热情交织相融。音乐会既有经典曲目焕新演绎 —— 台湾民谣组曲,用扬琴灵动音符勾勒山间美景,马来西亚民谣《Rasa Sayang》传递南洋的欢快奔放;更有多首专为此次音乐会创作的全新重奏作品世界首演,如《斑斓岛语》《云中诉》《榴莲飘香》,现代与传统交织,,以扬琴多声部碰撞,展现台湾海峡与南洋海域的交融之美。
演奏形式丰富多元,新加坡扬琴学会青少年的重奏充满朝气,台湾扬琴乐团资深演奏家尽显精湛技艺,而双方合奏更是将不同音乐风格巧妙融合。在这里,扬琴不仅是乐器,更是文化交流的使者,带领听众感受跨越地域的音乐魅力,奏响文化交融的美妙乐章。

台湾扬琴乐团
《客家民謠組曲》
鐘泉波 編曲
新加坡扬琴学会乐团合奏
《Rasa Sayang》《踏江》
魏砚铭 编曲
台湾扬琴乐团
《情歌三首》(改編鄧麗君歌曲)
鐘泉波 编曲
新加坡扬琴学会乐团合奏
《斑斓岛语》
吴立志作曲,谢剑铭 遍配
台湾扬琴乐团
《吉普賽火焰》
熊俊杰 作曲
二重奏
《云中诉》
马欢 作曲
合奏
《恣遊》
王韻雅 作曲
新加坡城隍艺术学院扬琴团
《歌行亚细安》
陈蕙心 编曲,庄莉娜 编配
台湾扬琴乐团
《潤雨》
李博禪 作曲
揚琴樂團合奏
《藏清》
羅正琿 作曲
扬琴合奏
《榴莲飘香》
魏砚铭 作曲
Singapore 新加坡
魏砚铭 Wei Yanming
马欢 Ma Huan
吴立志 Patrick Ngo Lik Tze
庄莉娜 Chng Lee Na
黄喜习 Casey Ng
梁善臻 Leong Sin Jun
吴佳融 Jarol Goh
郭睿文 Kher Swee Boon
许方宁 Nathania Koh
孙羽程 Stella
许俐欣 Koh LiXin
张乐乐 Chang Le Le
陈萱颖 Chen Xuan Ying
楊沁恩 Keira Yeo
鄭宇恩 Yvonne Teh Yu En
黄歆雅 Avery Ooi Xin Nah
谭荐允 Tham Kin Chung
谭荐中 Tham Kin Whung
刘奕琳 Liu YiLin Eeleen
卓蒽杞 Toh En Qi
黄晓筠 Wang Hew Gwen
林安 Alexa Lim
钟凯淇 Ashlynn Cheong Kai Qi
刘奕杰 Dwayne Low
韩锦程 Jayden Han
方乐斌 Fang Lebin
傅竤翔 Marcus Poh
傅康杰 Ryan Poh Kong Kiat
符文蔚 Foo Wenwei Athena
陈妍伊 Chin Yan Yi
符晋维 Foo Jin Wei Shawn
黄思嘉 Katelynn Ng Se Gia
羌嘉乐 Qiang Jiale
蔡丞芯 Brielle Chua
梁咏璘 Clariel Leong Wen Lin
Taiwan 台湾
鐘泉波 Chung Chuan-Po
廖盈蕎 Liao Yingqiao
杜宛霖 Du Wanlin
張哲瑋 Zhang Zhewei
謝昀汝 Xie Yunru
劉泑汝 Liu Ru
新加坡扬琴学会
新加坡扬琴学会成立于1999年。学会的宗旨是为新加坡的孩子们与扬琴同仁们提供一个交流,学习,表演的平台!学会曾成功举办了《琴狮洋洋》《珠落玉盘》《丑小鸭1》《絲竹蝉鸣》《丑小鸭2》《百弦鸣彩》《百弦争鸣》等多场音乐会。《与中国名家交流讲座》举办了多场扬琴讲座,交流会。2021华乐节受邀在开幕式表演扬琴重奏《三字经》。2023华乐节闭幕式表演《江雪》受到好评!学会多年来积极参加社区演出, 曾受到李显龙总理的关注与赞扬!2024年3月,受邀于中国青岛参加第一届扬琴精英展演暨扬琴文化节,获得团体赛金奖及个人组别银奖及铜奖,他们也参加了吉尼斯“最大规模的扬琴合奏”,创下了世界纪录。2024年9月,参加由亚洲扬琴学会主办、新加坡扬琴学会协办在马来西亚新山举办的“第五届国际扬琴音乐节”及“东盟之歌主题音乐会”,获得金、银、铜奖及演出圆满成功!
台灣揚琴樂團
台灣揚琴樂團於2002年成立,以發展揚琴樂藝術為宗旨,持續推動揚琴藝術與台灣音樂創作,從樂器的改革至曲譜均一無所有的情況下,秉持熱情與務實的態度,每年穩定地邀約創作、定期地舉辦專場音樂會並大力地於全台灣各級學校演出,並至其他國家交流演出,至今國內外演出超過500場,這些成果獲得廣大民眾及政府的肯定。對於跨領域及音樂劇製作演出更具經驗與水準,如之前臺灣童謠變變變(加入吊鋼絲、京劇武場演員橫渡黑水溝)、天外飛桃兒童音樂劇(結合傳統布袋戲及現代戲劇)、爺爺的戲箱(結合現代戲劇)、無聲影、美聲音(結合說書、辯士、黑白無聲電影、舞蹈、歌仔戲、戲劇)、讚福藝聲(結合說書台中古蹟歷史、留聲機現場播放),此節目在台灣戲曲中心小劇場售票演出連演三場,在國樂界演出實屬不易。
魏砚铭
魏砚铭教授(硕导)曾为天津音乐学院弹拨教研室主任,新加坡狮城华乐团艺术指导,国立大学华乐团指挥,现任新加坡莱佛士音乐学院教授,汉乐团总监.指挥。莱音.南艺扬琴导师,华侨初级学院等华乐团指挥。新加坡扬琴学会主席,华乐总会理事,亚洲音协副主席,新加坡国立大学(鼛)华乐考级扬琴教程主编,中国星海音乐学院扬琴考级教程副主编,中国辰星民乐团客席指挥,爱艺签约音乐家.
论文<徒手练习操><扬琴教具的研制>获<全国音乐学院优秀教学成果奖<发明发展多项扬琴新技法>获首届中国扬琴研讨会荣誉证书。乐曲<思>获鲁迅文艺优秀奖,中央电台全国优秀民乐作品展播,重奏曲《三字经》《梦境南洋》获比赛佳奖。为爱艺学院录制扬琴教学视频。应邀到多所音乐学院讲学。天津民乐团<名家音乐会>扬琴独奏《江雪》多次出任国际比赛评委.讲座。多次出任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乐营指挥,为新加坡Syf学校乐团作曲<悲歌><梦境南洋><童谣>均获金牌奖.<拉挲挲秧>为各地专业乐团演奏。业绩收|录于<中国专家名人辞典>
马欢
⽣于天津,4岁开始跟随魏砚铭教授学习扬琴。1996年考⼊天津⾳乐学院附中,师从李泽昆教授及张荣第教授。2002年以⽂化课免试资格考⼊中国⾳乐学院,成为扬琴泰⽃项祖华教授的门⽣,期间随国际扬琴协会主席Viktoria Herencsar⼥⼠学习匈⽛利⼤扬琴与王以东教授学习打击 乐。2009年获得硕⼠学位。 2010年成为新加坡华乐团扬琴演奏家。其后跟随新加坡著名作曲家罗伟伦先⽣学习作曲,曾向著名指挥家郑朝吉博⼠求教指挥,现兼任新加坡NAFA 艺术学院扬琴教师。
在校期间常年随项祖华教授赴上海、苏州、杭州、内蒙等多地举办《项祖华作品专场⾳乐会》及讲学活动,2002年获得⾸届中国民族器乐⼤赛青年专业组铜奖。2003年发起成⽴丝弦室内乐团,赴澳门参加国际青少年器乐⼤赛,获得组合⾦奖,个⼈银奖。2008年获得第三届全国民族乐器演奏现代组合铜奖。作为华夏乐团扬琴⾸席随团世界巡演,受邀录制中央电视台“春节特辑及风华国乐”。
近年来她多次受邀担任国际华乐扬琴⼤赛、新加坡华乐⽐赛、协奏曲⽐赛的评委,受邀参加国际⾳乐节(如中匈、中法⾳乐节、中马扬琴⾳乐节),受邀担任新加坡教育部青少年华乐夏令营指挥助理及扬琴教师。2020年创作演奏了多⾸云端视频⾳乐,最为代表的原创华乐作品《特殊的岁⽉》,为疫情发声。其中编曲演奏的《家》更被收录在央视⽹“爱乐之声”汇集全球⾳乐家24⼩时云端⾳乐会中。2021年她组建了新加坡华乐团旗下的精品室内乐组合“五度”,演奏之外也为组合量⾝创作了多⾸华乐室内乐作品,其中创编的爵⼠版《望春风》、《libertango》、⼀度成为组合的必演曲⽬。
2022年代表新加坡华乐团奔赴德国纽伦堡在“Klassik Open Air”⾳乐节与纽伦堡交响乐团合作⾸演华乐版本《图画展览会》,现场七万五千名观众,好评如潮。在演出创作之余,多次举办个⼈及学⽣专场⾳乐会,其培养的学⽣曾多次获得新加坡华乐⽐赛初、中组冠军,其指挥的学⽣乐团在SYF华乐⽐赛中均获得荣誉⾦牌。⾸演扬琴作品:《梁祝.·蝴蝶琴韵》,《《戏游》 其中《⼤河之舞 river dance 》,(⾸度⼤胆尝试把演唱、演奏及踢踏舞融为⼀体演绎)录制专辑《《项祖华扬琴作品精选之⼆》创作的作品有:民族管弦乐《迷⾏》、《娘惹吟》、电影⾳乐《屋檐下的孩⼦》,扬琴室内乐《戏游》,吹打乐《北风 吹》,广告曲《暖暖》《午后》(均⾸演于新加坡)委约作品:民族管弦乐《⼩星星幻想曲》、《四季之春》、室内乐《追逐》⾳乐剧《扎根· 展翅》创作的《重⾳变化练习曲》收录在中国乐器协会考级教材中。
吴立志
Patrick 吴立志,新加坡青年扬琴教育/演奏家。新加坡华乐创作团体: Nen 念乐团的创始人之 一, 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世界扬琴总会(CWA)会员,新加坡扬琴学会理事, 国家艺术理事会与李氏基金国外助学金的获得者,
至幼,吴氏已活跃华乐圈子。师从新加坡华乐团扬琴首席瞿建青老师,在瞿老师的细心培育下,获益匪浅。 1999 年,参加新加坡空谷回音华乐团,担任扬琴首席。在 2000 年和 2002 年参加了由新加坡艺术理事会举办的“全国华乐比赛” 小组类别中荣获了亚军和冠军。2000 与 2001,远奔墨尔本和香港演🎧及交流担任独奏《节日的天山》《将军令》。2001 年在新加坡维多利亚音乐厅首演《天山诗画》。2004 年参加第一屈新加坡青年华乐团,担任扬琴首席。
2005 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师从中国著名扬琴演奏教育家黄河教授。也曾与中国著名扬琴演奏教育家桂习礼教授和中国扬琴一级演奏家许学东先生习琴。同一年,也参与由世界扬琴总会在北京举办的“第八届世界扬琴大会” 的演🎧及交流,在音乐学院期间,也与中国著名打击乐演奏教育家王建华教授副修打击乐。
2006 年,吴氏同辛宗桦和梁永顺在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举办了“双弦和琴相辉映” 个人独奏音乐会,独奏《黄土请》《拉萨行》,深受好评,获广大回响。2009 年,受邀与“鼟”公司录制了扬琴独奏曲《古道行》。同一年,毕业与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扬琴本科。
-
2012 - 2013 - 与鼟乐团举办两场音乐会《ABODE》《八》
-
2015 - 念乐团 SG50 国庆日音乐会《Sa Nila Utama》
-
2016 - 念乐团发行首张专辑《初迹》,
-
乐团首次音乐会《过去。现在。未来》担任独奏《落花夜》
-
2017 - 录制 MV “Who is Nen?” ,《秋雨》
-
2018 - 念乐团黑白片编曲《Buster Keaton》@滨海艺术中心
-
2019 - 念乐团《华乐新生代》音乐会,《传承》@Garden by the Bay
-
2019 - 新加坡扬琴协会音乐会《丝竹蝉鸣》
-
2020 - 早报曾献,国家艺术理事会支持的网上音乐会系列《丝路时光》
-
2021- 国家艺术理事会支持,网上电子音乐视频计划 《世界在你我手中》
-
2021- 受邀新加坡交响乐团合作,录制国庆音乐会。以扬琴为唯一的华乐乐器。
-
2021 – 受邀鼎艺团呈现音乐会《我只在乎你》
-
2022 – 受邀录制新重乐新加坡新代作品专辑
-
2023 – 创作扬琴重奏作品《梦幻琴缘》,同月份受邀担任华乐总会第一届青年音乐营的扬琴指导。
-
吴氏现任新加坡多间学校华乐团的扬琴/打击乐指导,传承并且发扬光大扬琴艺术。
-
2024 10 月– 受邀与新加坡交响乐团,赴日本京都参与亚洲乐团节演🎧。
-
2025 2 月– 受邀与新加坡交响乐团,赴澳洲参与澳洲之旅音乐会。
庄莉娜
庄莉娜,10岁开始学习扬琴及钢琴,扬琴启蒙老师为郑明发老师。1992年随团前往上海参加海内外“江南丝竹”创作及演奏比赛,1994年获大马青少年器乐独奏比赛第一名,参加电视台直播演出。1995年获大马全国华乐节公开组第三名,同年考获英国皇家钢琴及乐理八号文凭,英国伦敦钢琴专业演奏文凭。
1996年进修于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师从桂习礼教授。同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民乐系本科,主修扬琴,师从项祖华教授,郑宝恒教授,许学东教授。副修古筝及钢琴,古筝师从陈刚老师,2000年于北京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
2002年至今,在新加坡多间中小学担任华乐导师,多次获得金牌及特优成绩。曾参与多场大小型独奏,重奏音乐会,为多位名家如沈城,刘长福及游宏钊伴奏。2003,2005及2013年,曾前往瑞士,北京及台湾(带领学生)参加第七,八及十二届世界扬琴大会演出。2008-2010年,成为新加坡华乐团合约客卿演奏员。2012及2016年,分别前往杭州及长沙担任第一届及第三届中国扬琴艺术节评委。2019及2021年,带领学生参加在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的“丝竹蝉鸣”及“丑小鸭”音乐会演出。2006年至今,学生们多次在新加坡全国华乐组扬琴独奏初级,中级及公开组比赛中,多次获得第一,二,三及优秀奖的成绩。2021年,曾担任鼟华乐器乐考级考官。2023年8-9月,带领学生参加新加坡扬琴学会主办的“扬琴名师讲座”及“百弦争鸣”音乐会,获得好评!2024年9月,带领学生参加亚洲扬琴学会主办的“第五届国际扬琴音乐节”及“东盟之歌主题音乐会”,获得比赛金奖成绩及演出圆满成功!
黄喜西
黄喜西,1975年加入吉丰华乐团,是乐团出色的扬琴演奏家。担任弹拨乐指导多年,为乐团培育了不少的音乐人士。目前,他是多所学校的指导与指挥。自1983年,他多次代表新加坡到瑞士,柬埔寨,斯里兰卡及南美洲多个国家宣传表演。
黄君于1985年在全国音乐比赛扬琴公开组荣获冠军。同年,他与其他4位团员到英国参加《印度洋音乐村》,1987年远到上海,于首区《海内外江南丝竹乐创作于演奏比赛》中演出,同年也拜访了桂习礼和项祖华两位教授。自该年起,他每年受邀马来西亚沙捞越担任华乐团重点演出的客席指挥。1988年,赴香港与爱乐乐团做观摩演出。1992年,随团赴泰国出席泰国皇后六十延辰庆典文化节演出。1987,89,91,93年,率领乐团弹拨小组荣获新加坡全国华乐比赛小组冠军与全场最佳演奏奖。深获好评。
黄君也于2001年到威尼斯参加威尼斯双年展,黄君2005起成为世界扬琴协会会员至今。
鐘泉波,團長
台灣揚琴樂團團長、中華國樂學會理事、中國文化大學國樂系兼任助理教授、中國廈門大學「海峽兩岸揚琴發展學會」副會長、香港揚琴總會顧問。為台灣揚琴樂團創團團長,至今已引領樂團走過無數場音樂演出,秉持「開創揚琴多元演奏,傳遞台灣音樂人文」的精神,相信音樂可以使社會更為和諧、人性更為良善,因此致力於音樂扎根,期盼從幼童發展階段就能從音樂獲得心靈糧泉;從自身作曲,將對台灣音樂的愛譜成樂章,從協奏、獨奏乃至合奏作品;年輕時期的演出歷練,包含曾為中國廣播樂團演奏員、陸光國劇隊演奏員、當代傳奇劇團樂手等,結識一群愛好藝術的工作者,也成為創團後製作節目的養分,更多的跨藝術融合與探索台灣音樂文化,是其製作節目的特色之一。
持續的推動揚琴藝術事業是一輩子的使命,期望此演出形式不單只有本團而獨特,而是更普及化的興榮這項藝術,於是在中國文化大學成立「華岡揚琴樂團」,輔導南投縣弘明實驗中學、金門縣開瑄國小成立揚琴社,臺中港區藝術中心揚琴工作坊,用更實際的行動讓更多愛樂者有新的演奏選擇,未來這項使命將繼續不墜。
廖盈蕎
台灣揚琴樂團執行長、前台南市民族管弦樂團揚琴演奏家、2005年「兩廳院傳統器樂新秀」及2007年台北市立國樂團「國樂亮晶晶」新秀。
自幼主修揚琴,由黃金生老師啟蒙,後師從詹金娘、陳思伃、李庭耀、林心蘋等老師,研究生期間更是師從項祖華教授。此外亦曾向揚琴名家張高翔、李玲玲、許學東等習琴。
2006年與國家國樂團合作演出劉寒力:《驪山池影》、國家演奏廳舉辦【兩廳院傳統器樂新秀-愛現一族音樂會】、台北市中山堂光復廳與陳怡伶一同舉辦【國樂亮晶晶】新秀音樂會等。近年來多此與各大樂團合作,2007年與香港青少年國樂團協奏《紅塵劫》。2012年擔任台灣揚琴樂團【水月・狂想】揚琴獨奏《狂想曲》。2013年與臺南市民族管弦樂團合作演出徐昌俊:《鳳點頭》。2014年與澳門長虹中樂團合作演出鐘泉波:《我心中那片田園》。2018年與台灣揚琴樂團協奏演出鐘泉波:《背影》。2019年與臺南市民族管弦樂團協奏演出林心蘋:《大武山藍》;同年與台灣揚琴樂團協奏演出維塔利:《恰空》。2022年於【TCO】藝享系列:時光印記音樂會中,與台灣揚琴樂團協奏演出何立仁:《時光印記》等。2025年與TCO學院團合作演出謝惠如:《年少》。
廖君積極參與揚琴創作與節目製作,如揚琴合奏作品的創作與編配:如移植揚琴協奏曲《鳳點頭》,改編創作二橋揚琴作品《春綠林》,其他作品《童幻組曲》、《拍手歌》、《森林狂想曲》、《歡樂的火把節》、《思念歌》、《春天微微笑》等深獲好評。並成功於2020年主編出版「台灣揚琴好聲音-揚琴合奏曲集」。節目策劃「oops!天外飛桃two」於2016年臺中花都藝術節成功演出。音樂故事劇本「愛麗絲與小綿羊的奇幻城堡」、「揚琴世界好好玩」,成功於全台灣超過50間學校演出。
杜宛霖
2022新北市樂壇新星,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碩士。現為台灣揚琴樂團首席、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講師。主修揚琴,由張毅宏老師啟蒙,後師從林容慈、林心蘋、陳思伃老師,亦曾向揚琴名家張高翔、李玲玲、許學東、王瑟、王玉珏等習琴。自幼獲獎無數,近年來擔任多首揚琴作品之首演者,同時也與諸多樂團合作,演奏足跡遍佈全世界。目前活躍於各形式之演出及教學、編寫揚琴演奏作品,亦指導諸位揚琴學生獲教育部全國學生音樂比賽揚琴個人組之獎項。2023-2025年擔任歌手羅大佑音樂會之揚琴樂手,於高雄、臺北、北京、上海、杭州、澳門等地巡迴演出數十場。
張哲瑋
臺中市人,啟蒙老師為郭靜宜老師、曾師事王靜、陳勝田、林明慧、陳思伃等,105年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中國樂器組, 111年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碩士班。
曾多次獲臺灣音樂比賽揚琴組首獎,並於全國音樂比賽中獲得特優的優異成績,於師大就學期間榮獲協奏曲大賽傳統組冠軍,並受邀演出揚琴協奏曲《狂想曲》;於105、111年舉辦個人揚琴獨奏會《揚巔峰》及《摯》;於109年獲得《NCO器樂大賽─2020揚揚得藝新秀選拔》第二名、最佳人氣獎等殊榮。喜愛嘗試不同類似的演出與形式,曾與世紀合唱團、師大混聲合唱團、北市國合唱團合作,近年來與台灣揚琴樂團、小巨人絲竹樂團、琴園國樂團、草山樂坊、師曠知音雅集等團合作,並受邀至香港、加拿大、德國、荷蘭、墨西哥、日本、四川、重慶、福州、北京、哈爾濱、寧夏、山西、馬來西亞等地進行演出,並參與各團推廣音樂會與校巡的各地演出,演出經驗十分豐富。
現任教於敦化國小、興雅國小、興雅國中擔任絲竹指導老師;白雲國小、樟樹國小、集美國小、汐止國中、興雅國中、敦化國中擔任揚打分組老師。
謝昀汝
2000年生於臺中市,主修揚琴,曾師事李孟學、林心蘋老師,現由陳思伃老師指導。現為台灣揚琴樂團、小巨人絲竹樂團團員。畢業於彰化藝術高中音樂班;2018年大學術科聯考揚琴榜首,考取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2021年推甄錄取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研究所。
近年致力於各類型演藝活動,於2025年隨台灣揚琴發展協會展演「揚琴土地的聲音—島語灣歌」揚琴跨領域製作;於2024 年榮獲第一屆世界揚琴大賽The 1st World Yanggeum Competition (KOREN)第一名暨綜合最大獎;2023年擔任台灣揚琴樂團精湛之夜音樂會《山哈》協奏者;隨台灣揚琴樂團與小巨人絲竹樂團赴加拿大與美國等地進行巡演;隨台灣揚琴樂團至金門、澎湖進行揚琴人才培訓營;2022年舉辦個人畢業音樂會《琰》;2020年獲選為臺藝大國樂系小廳新秀。
劉泑汝
自幼習樂,畢業於國立臺南藝術大學七年一貫制中國音樂學系,現就讀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日間碩士班,主修揚琴,師從陳思伃教授,曾師事謝從馨教授、李孟學老師,啟蒙於鄭舜文老師,曾於【2016揚琴打擊大師班】受中國揚琴名家——王玉珏老師指導。大學期間曾副修鋼琴、擊樂、聲樂、大提琴,並積極接觸各領域課程及活動,藉以開闊視野。
現為台灣揚琴樂團、臺北市立國樂團附設學院國樂團團員,曾任臺南藝術大學民族管絃樂團揚琴聲部首席。常隨各樂團赴國內外各地演出,亦經常擔任各項考試、比賽及音樂會之揚琴合作,在學期間更於各項賽事中展露頭角,並定期籌辦多場不同形式之音樂會,具豐富舞臺經歷。
致力於各項教學、推廣活動,自2023年起隨台灣揚琴樂團赴各縣市小學進行校園推廣演出,更兩度赴金門參與【韻揚浯洲】金門縣揚琴演奏人才培育計畫,擔任揚琴教師。現於臺北市介壽國中、新北市介壽國小擔任揚琴分部教師;桃園市文昌國中擔任揚琴、打擊分部教師。曾於雲林縣莿桐國中擔任揚琴分部教師。
《客家民謠組曲》鐘泉波 編曲
結合台灣經典的客家民謠 : 山歌、平板與小調是客家音樂傳統的精隨,由於客家人移台後大多是在半山腰的地理位置形成聚落,工作多以種茶為主,因此逐漸發展出像採茶歌等著名的音樂。而此曲作曲家則是採用了平板與小調兩種,展現客家族群特有的音樂曲風。
《Rasa Sayang》魏砚铭 编曲
Sayang,挲秧为马来语大爱之意。乐曲轻快诙谐,热情奔放,表达了马来人民热爱生活,相亲相爱的民族风俗风情。
《情歌三首》(改編鄧麗君歌曲)鐘泉波 編曲
以鄧麗君著名歌曲:甜蜜蜜、我只在乎你、月亮代表我的心三首動聽歌曲串連而成,利用揚琴華麗的點狀音符,串起連綿不斷情思。
《斑斓岛语》吴立志 作曲,谢剑铭 遍配
“风浪交叠,乐步同行,营火盛旺,椰岛风情”
这首曲子描述了椰岛的斑斓景色以及人们轻快的生活脚步。扬琴的多彩音色,打击乐的动感节奏,带领听众们到色彩缤纷,光彩夺目的椰岛之旅。
《吉普賽火焰》熊俊杰 作曲
此作品是一首具有典型吉普赛音乐风格的扬琴重奏曲,旋律源于吉普赛民 间音乐。因为吉普赛民族在欧、亚、非洲的散居特点,使这首作品的旋律拥有了众多改编版本,每种改编都有着与当地文化的同化特征。此曲整体的音乐表达都是热情的,描绘了一种载歌载舞的欢乐场景。
《云中诉》马欢 作曲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笔下这超然物外的禅意之境,恰似在喧嚣尘世中辟出一方心灵净土。乐曲《云中诉》以此为引,将云的瞬息万变与生命的起落沉浮熔铸于音符,在起伏旋律间,诉说着作者的心境流转。聆听《云中诉》,既是一场与云的邂逅,也是一次叩问心灵,探寻生命真谛的旅程。
《恣遊》王韻雅 作曲
藉由揚琴樂團多重的聲部音響,結合音樂織度與節奏力度的變化,讓每位演奏者都能將揚琴的音色魅力自由地發揮,並恣遊在閒適的旋律裡。樂曲中引用排灣族古調《lua ni mai》(同心協力之歌),讓美麗的歌謠透過揚琴傳遞給更多人聽見。
《东盟之歌》 陈蕙心 编曲,庄莉娜 编配
创作于2024年1月于北京,新加坡首演,作品由五首东盟地区的著名音乐作品组成,分别是马来西亚的“拉莎莎央”、日本的“樱花”、菲律宾的“Anak孩子”、新加坡的“新加坡颂”以及中国的“夜深沉歌词。
《潤雨》李博禪 作曲
自然界萬物離不開雨水滋養、揚琴的聲音、猶如大自然的潤雨,點點線線從天空中優雅翩翩地落在大地、深入泥土,滋潤著萬物,滋潤每一位傾聽者的心。
《藏清》羅正琿 作曲
西藏的色彩是簡潔的、強烈的。藍色,是西藏的底色。這樣的藍,是毫無瑕疵、純凈清透的藍,有它做底色,雲更白了,天更低了,人更渺小了,心胸更開闊了。 在藍色天空下,人們通常會忘記自己,眼中的風景奪走了人們所有的心思,經它渲染的山水,無不閃爍著純淨明快的美。
《榴莲飘香》魏砚铭 作曲
扬琴合奏《榴莲飘香》榴莲丰收了,榴莲真香啊!乐曲采用马来民谣为旋律,配以欢快跳跃的节奏,激情的舞蹈,热情洋溢着榴莲浓郁的芳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