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NGAPORE CHINESE MUSIC FESTIVAL
13.08 - 28.09.2025
新加坡华乐节

7.9.2025 (Sun), 3pm
SCO Concert Hall 新加坡华乐团音乐厅
“归”,是一种方向,更是一种情感。它不仅是对故土的回望,更是内心深处的牵引。而“Revenir”,在法语中意指“归来”,如同人生旅途中不断回望起点的本能呼唤。本场音乐会以“回归”为精神主轴,融合“乡情”与“海纳百川”的双重主题,在多元文化的交汇中,展现民族音乐的包容与情感的深邃。
在这场音乐旅程中,我们从踏浪江水的流动出发,聆听少数民族旋律的五彩共鸣,追寻汉字文化的灵魂脉络,细品地方风情的诗意图景,走过春之海的澄澈心境,最终抵达充满传奇色彩的精神高地。

沈文友
音乐总监

衞承發
客卿指挥

堺 真由美.
日本筝

陈彦聪
指挥

蔡景秋
尺八

黄德励
指挥

黄海蓉
琵琶

合奏
《七彩之和》第一乐章:《绿.风之歌》
指挥:黄德励
合奏
《太阳颂》第一乐章:《踏江》
王丹红 作曲
指挥:黄德励
尺八、日本筝、与乐队
《春之海》
宫城道雄 作曲
沈文友 编曲
指挥:陈彦聪
尺八:蔡景秋
日本筝:堺 真由美
琵琶协奏曲
新加坡首演
《汉字》
张一兵 作曲
指挥:陈彦聪
琵琶:黄海蓉
- 中场休息 -
弹拨乐重奏
《伊犁风情》
顾冠仁 作曲
指挥:陈彦聪
合奏
新加坡首演
《冲天飞舞》
陈锦标 作曲
指挥:衞承發
合奏
《王子与狮子》
指挥:黄德励
合奏
《沙迪尔传奇》
指挥:陈彦聪
Music Director 音乐总监
Sim Boon Yew PBM 沈文友
Orchestra Conductor 乐团指挥
Chin Yen Choong 陈彦聪
Wong De Li, Dedric 黄德励
Guest Conductor 客卿指挥
Wai Sing-fat* 衞承發*
Gaohu 高胡
Daniel Liew 刘道翔
Ho Cheuk-man* 何卓汶*
Poon Chi-ming* 潘志明 *
Tan Pik Heng 陈必恒
Tham Xue'er 谭雪儿
Zhonghu 中胡
Tan Chuan You 陈传友
Wong Fong Chin 黄凤珍
Yong Lye Seng 杨来成
Erhu 二胡
Cherie Chia 谢嘉凌
Chow Yun Jing Pristine 周耘菁
Elaine Lui* 雷奕寧*
Gladys Png 方佳意
Jade Lim 林美玉
Joshua Mah 马敬知
Kong Qi Yuen 江慈缘
Kong Wai-kei* 江偉基*
Leo Liza 梁绿珊
Ngai Cheuk Yi Kate 倪卓宜
Ong Kok Keong 王国强
Philip Cheng 鈡沅勛
Tan Chuan Sheng 陈传升
Tan Toh Nguan 陈在元
Yap Yuan Xi 叶源熙
Bass 倍大提琴
Er Wei Hong 余瑋纮
Cello 大提琴
Ang Hui Zhen 洪慧真
Ang Kok Kiong 洪国强
Chloe Teo 张可伊
Dominic Lim 林家兴
Helen Wong Nim-chee* 黃念慈*
Jerwin Low 刘健玮
Kenneth Caleb Kee 紀承均
Lee Hao Jun 李浩君
Lee Kwang Kiat 李光傑
New K Yong 梁启融
Toh Lay Keng 卓丽卿
Yangqin 扬琴
Marcus Chow 周郁煌
Sow Yoke Yee 苏钰诒
Liuqin 柳琴
Angeline Low 罗宇恩
Chan Zhijun 陳祉均
Chen Yicong 陈艺聪
Khoo Wan Yee 邱琬颐
Lim Lay Ping 林莉萍
Vernice Oh 胡菀旂
Pipa 琵琶
Chin Zhi Yun 陈芝云
Loke Yng Miin 陆赢敏
Ng Yu Hui 黄宇慧
Wong Hai Rong 黄海蓉
Yew Siew Foong 饶少丰
Daruan 大阮
Kenny Chan 曾靖文
Lee Kee Song 李启双
Lim Jia Hui 林嘉慧
Soo Khor Hock 苏科学
Zhongruan 中阮
Jamie Tan Yong Xin 陈咏欣
Khiu Chui Yin Pauline 丘翠莹
Lee Pei En 李佩恩
Lee Poh Chee 李宝珠
Lee Yee Zin 李怡静
Lim Yue Yiao 林谷窈
Loh Rui Qi Rachel 罗瑞琦
Ng Bee Keng Kayne 黄美卿
Wu Zhuoxin 吴卓欣
Yan Wai Mun 甄慧雯
Sanxian/Daruan 三弦/大阮
Lam Chak-yin* 林澤延*
Koto 日本筝
Mayumi Sakai 堺 真由美#
Harp/Percussion 竖琴/打击乐
Glenda Goh 吴宣霏
Dizi 笛子
Chua Keng Chiu 蔡景秋
Clevon Tan Yi Rong 陈奕荣
Ivan Tay 郑智豪
Lau Tze Teng 刘紫婷
Tony Ang 洪鼎量
Sheng 笙
Chern Jia Ding 陳加定
Donna Goh Ziyun 吳紫韻
Lim Jia Kang 林家槺
Low Ruizhe Adriel 刘睿哲
Sherelle Ng 黄诗雅
Soh Swee Kiat 蘇瑞傑
Teo Yijun 赵毅君
Suona 唢呐
Bryan Teh Jia Yi 郑嘉毅
Lee Kern Siang 李勤森
Ma XuanYi 马萱珆
Percussion 打击乐
Kadyn Lee 李泓纬
Lo Hoi-yee* 羅凱儀*
Seoh Eng Teck 邵荣徳
Tan Si Yi 陈思颐
Yeo Qin Jie Alvin 楊欽傑
Tan Chui Chen 陈翠贞
* Hong Kong Music Lover Chinese Orchestra香港愛樂民樂團
# Specially Invited 特邀
吉丰华乐团
吉丰华乐团成立于1974年,是蔡厝港民众俱乐部下属的文化团体。作为新加坡颇具影响力的社区华乐团,乐团始终致力于培养年轻音乐人才,并向本地及海外观众传播华族音乐的魅力。
凭借卓越的艺术表现,乐团屡获殊荣,包括新加坡全国青年服务奖、四度斩获新加坡全国音乐比赛华乐小组冠军及全场最佳演奏奖,以及全国青年表扬奖。
乐团曾与众多著名音乐家合作,如周熙杰、何文川、宋光海、卫承发、张念冰与周成龙,并赴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香港、日本、马来西亚等地巡演,让新加坡华乐之声传遍世界。
除了年度音乐会以外,乐团积极参与各类节庆与社区活动:从新春庆典、国庆演出、中秋晚会,到总统府表演及滨海艺术中心《美丽星期天》系列,用音乐拉近与民众的距离。
2022年,乐团推出年度社区音乐会系列《Kopi Connect: Where Music Brings Us Together》,以耳熟能详的旋律和轻松的氛围,串联起不同世代与背景的观众。
乐团视年轻人为“未来的音符",长期推动中学与初级学院间的华乐交流,助力学生在音乐中成长并建立友谊。
在吉丰华乐团心中,音乐不仅是演出,更是温暖的陪伴。我们希望通过音符讲述新加坡多元文化的故事,无论站在本地或国际舞台,始终以音乐传递感动、联结与启迪,激励人心。
香港愛樂民樂團
香港愛樂民樂團於1979年成立,其宗旨為推廣及發揚中國音樂,樂團成員包括多位曾接受正統音樂訓練的演奏者和香港學校音樂節比賽中的得獎者,部分成員更曾獲音樂事務處選為「香港精英」到海內外演出。樂團為推動中國樂音樂不遺餘力,除定期於本港舉辦音樂會外,亦經常獲邀往海外演出,足跡遍及美加、澳洲、星馬、國內等地。樂團先後與國內外多個樂團合作演出,包括成都民族樂團、北京中央音樂學院青年民族樂團、新加坡吉豐華樂團、澳洲墨爾本肇風中樂團、馬來西亞專藝民族樂團、加拿大庇詩中樂團、加拿大愛城民樂團等。近年和樂團合作的指揮家和藝術家包括:沈文友、朱文昌、李庭耀、盧思泓、周展彤、邱萬城、韋飛雄等,樂團亦積極向本地作曲家委約新作,包括:陳錦標、伍卓賢、陳能濟、鄧樂妍等。
沈文友 (PBM),音乐总监
新加坡资深华乐工作者,曾经为新加坡人民协会华乐团(1978-1997), 新加坡乐团中胡演奏家(1997-2017),并曾兼任驻团编曲,多年来也积极参于与推广社会文化活动,荣获2001年新加坡共和国总统颂赐公共服务奖章。
自1980就指挥乐团,现任吉丰华乐团音乐总监,也是数间社团,学府乐团指挥。
沈君多年来也致力于创作与编曲。尤其是创作富有南洋风格的华乐曲, 对新加坡本土华乐创作方向具有深远影响,编写过各不同形式的华乐曲超过二百首,除了时常被委约为本地和海外专业乐团编写作品外,中港澳台马,业余乐团和各院校乐团也经常演奏其作品。
黄德励,指挥
现任新加坡鼎艺团驻团指挥及创团成员之一、亚洲文化交响乐团、南洋乐集音乐总监及吉丰华乐团指挥。其艺术成就被权威杂志 Prestige 评选为2024年(Prestige 40 under 40)。
德励本科毕业于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修唢呐,师从著名唢呐演奏家靳世义先生。毕业后即跟随著名指挥家郑朝吉博士,学习指挥艺术。
2014年考上中国音乐学院指挥系,并荣获2014年新加坡国家艺术理事会艺术奖学金攻读研究生学位,师从著名指挥家杨又青教授、叶聪先生。在校就读期间,担任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少年民族乐团合奏课指挥以及参与夏飞云、阎惠昌、叶聪、张国勇、瞿春泉、许瀞心、Mark Gibson、等指挥大师班。
2015年被选上新加坡华乐团指挥工作坊。2016年至2017年担任新加坡华乐团实习指挥。2019年带领鼎艺团参与迪士尼电影《木兰》的电影配乐录音。2020年新加坡电视记录片《我董你:新生代乐团指挥黄德励》介绍其演奏、指挥、音乐旅程。
多年来曾指挥的乐团包括有四川天姿国乐、澳门中乐团、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少年民族乐团、苏州交响乐团弦乐团、加拿大龙吟沧海乐团及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等乐团。2024年受邀指挥香港青年音乐营少年中乐团。
陈彦聪,指挥
彦聪是鼎艺团创团团员之一,也是鼎艺团的胡琴演奏家。
1999年起,彦聪向著名二胡演奏家许文静老师学习二胡。天资聪颖的他在非常短的时间便掌握二胡演奏技巧。
彦聪自2000年加入吉丰华乐团后,便在乐团的多场海内外演出中,担任二胡与板胡独奏项,深受好评。2002年他参加全国华乐公开赛中,获得二胡公开组第三名,并在 2008年带领鼎艺团赢得全国华乐公开赛合奏组冠军。
彦聪在获颁了国家艺术理事会和新加坡福建会馆的奖学金后,以优异成绩成为南洋艺术学院的第一届华乐本科毕业生。
彦聪向 Mr. Eric Watson, Dr. Robert Casteels 及著名香港指挥卫承发先生等学习指挥。他也参与过阎惠昌老师以及夏飞云老师的指挥大师班。目前是吉丰华乐团及多间学校华乐团的指挥。2012年在上海民乐团的邀请下,指挥了由新加坡、香港、马来西亚、台湾及澳大利亚音乐家组成的联合乐队。
衞承發,客卿指挥
香港愛樂民樂團創團成員之一。中學時期學習笛子,並擔任香港青年中樂團笛子首席。1984年畢業於香港音樂學院,主修雙簧管。同年於香港演藝學院師承米朗高治亞學習指揮,並成為學院中樂團的首任指揮。1985年起擔任全職藝術行政工作,先後於音樂事務統籌處音樂推廣組及香港學校音樂節及香港學校朗誦節任職,並完成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學士課程及香港公開大學商業管理碩士課程。
衞氏一直活躍於音樂演奏及指揮活動,多次遠赴海外演出獨奏節目,足跡遍及歐美、以色列、塞浦路斯、澳洲、星馬、中國內地、澳門、台灣等,並指揮本地及國內外多個中樂團及管弦樂團。現為香港愛樂民樂團指揮,致力音樂教育及樂團訓練,應邀擔任音樂比賽評判,為大學、音樂事務處等機構主持專題講座,曾任香港賽馬會音樂及舞蹈信託基金委員、香港竹笛學會副會長、香港浸會大學音樂學士及碩士課程顧問、香港中樂協會理事、香港中樂團及音樂事務處顧問等。.
蔡景秋,尺八
景秋自1996年起接触华乐,启蒙于本地著名笙演奏家余昌松先生,开始学习笛子演奏。1999年起,他继续向新加坡华乐团资深笛子演奏家彭天祥先生学习,并加入蔡厝港民众俱乐部属下的吉丰华乐团,期间多次随团参与本地及海外各类华乐演出。
2010年,他以优异成绩通过新加坡国立大学笛子文凭考试。目前担任人民协会属下的笛子导师,积极投入传统笛艺的教学与推广工作。
出于对东方管乐器的浓厚兴趣,景秋自2009年起向日本尺八演奏家上野宏秀山先生学习尺八,随后更师承现任日本都山流尺八宗家、大师范级演奏家川村葵山先生,持续深入研习尺八演奏艺术。
2022年,他顺利通过日本东京都山流尺八资格认证考试,并荣获“首席登第”称号,象征该年度成绩最优异的合格者。
多年来,景秋积极参与本地音乐演出,曾多次与新加坡日本人会筝团合作演出,并致力通过教学与舞台呈现,推广尺八音乐的艺术魅力,传承与弘扬东方传统文化。
黄海蓉,琵琶
黄海蓉是新加坡琵琶演奏家,自2008年起研习琵琶技艺,师从已故大师燕雨及新加坡琵琶学会会长刘燕。她先后取得南洋艺术学院音乐教学文凭(2021年)及琵琶演奏音乐学士(荣誉)学位(2023年), 并获颁南艺-中音院及新加坡国立大学华乐考级体系专业认证。
作为新加坡华乐比赛三届亚军得主,她曾与新加坡华乐团、鼎艺团及紫色交响乐等顶尖乐团合作,展现多元音乐才华。2020年加入湘灵音乐社后,她潜心研习南音艺术,拓展南音琵琶与三弦演奏技艺。因表现卓越,她于2023年升任教育与推广助理经理,2025年5月起更出任音乐社全职艺术经理,持续以演奏与行政双轨推动南音文化传承。
堺 真由美,日本筝
堺 真由美从五岁起便开始学习日本传统弦乐器——箏(こと)。她自幼展现出卓越的音乐才华,在九岁时便荣获宫城道雄箏曲比赛(宮城道雄記念コンクール) 15岁以下组别的优秀奖。
秉持着对日本传统音乐的热情,她不断深造,最终在日本获得了正式的箏教师资格证书。为了将箏的优美旋律和日本文化的魅力传播给更多人,堺真由美移居新加坡。她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志愿教授儿童演奏箏,并在各类文化活动中演出,致力于推广日本音乐与传统文化。
《七彩之和》 第一乐章: <绿.风之歌> 张朝 作曲
这部民族管弦乐作品以“色彩”为媒介,借不同颜色象征中国多民族的地域与文化特征。张朝融合传统民间旋律与当代作曲技法,用音乐描绘一幅充满民族风情的多彩画卷。作品在层层推进中,展现出中华民族文化交融共荣的精神风貌,亦是一首献给民族团结与和谐的颂歌。
第一乐章《绿.风之歌》取意于广袤的蒙古草原,以“绿”象征自然、生机与辽阔。作曲家张朝从蒙古族传统音乐中汲取灵感,融合长调、马头琴音型与民间节奏,通过民族乐器如板胡、中胡、唢呐、打击乐等,营造出一幅风驰草原、牧歌悠扬的动人画面。
乐曲开端清远辽阔,仿佛晨风拂过草原;中段节奏渐强,如骏马奔腾;结尾恢宏而收束,表达了蒙古民族与自然共生、豪迈奔放的精神气质。
《太阳颂》 第一乐章: <踏江> 王丹红 作曲
本曲以太阳为主题,用民族音乐语言礼赞光明与生命。全曲以多段结构展开,描绘了从黎明曙光到正午骄阳,再至夕阳余晖的自然画卷。作曲家王丹红融合传统五声调式与现代编曲技法,创造出气势恢宏而富有诗意的音乐图景,既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一首关于生命、力量与希望的乐章。
这首作品以“踏江”为题,描绘了一场穿越江水、逐梦前行的精神旅程。作曲家以充满张力的节奏与澎湃的音响效果,呈现江水的壮阔与行者的坚毅。既写实,又富象征意义,是一曲颂扬拼搏精神的民族管弦乐佳作。
尺八与古筝《春之海》宫城道雄 作曲,沈文友 编曲
《春之海》描绘的是日本濑户内海在春日清晨的宁静景象。作曲家通过箏与尺八的对话,表现海面波光粼粼、海风轻拂、水天一色的意境,乐曲细腻柔美,旋律如水波般层层荡漾,传达出春日海边的恬静与希望。
这首作品开创性地融合了西方作曲技法与日本传统乐器演奏方式,是近现代日本民族音乐中里程碑式的作品。它不仅是对大自然的礼赞,也蕴含着东方哲学中“静”与“空”的精神境界。
琵琶协奏曲《汉字》张一兵 作曲 【新加坡首演】
琵琶协奏曲《汉字》由著名作曲家张一兵创作,是一部以中华文化符号“汉字”为灵感的当代表现性作品。全曲通过对“汉字”形态、结构、书写动作与文化内涵的音乐化演绎,展开一段从笔锋跃动到情感共鸣的文化旅程。
作曲家运用琵琶多样的演奏技法与富有张力的民族管弦乐编配,将“点、横、撇、捺、折”等笔画形象地转化为节奏与旋律。音乐时而激越如疾书,时而凝练如碑文,展现出汉字所承载的历史厚重感与东方美学的独特气质。
《汉字》不仅是一首技术性与表现力兼备的协奏作品,也是一种对民族文化根源的致敬与再发现。
弹拨乐重奏《伊犁风情》 顾冠仁 作曲
《伊犁风情》是著名作曲家顾冠仁创作的一首具有浓郁新疆民族特色的弹拨乐重奏作品。乐曲以新疆伊犁地区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为灵感,通过多种弹拨乐器的组合,如琵琶、柳琴、中阮、大阮、大三弦等,描绘了伊犁河畔壮丽景色、少数民族的热情生活,以及浓烈的地域色彩。
全曲节奏明快、旋律奔放,富有舞蹈性和流动感,融汇了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音乐元素。作品中的节拍转换与力度变化恰如伊犁草原上起伏的地势与风情万种的人文风貌,是一首技巧与表现力并重的室内乐佳作。
《伊犁风情》不仅是一幅音乐的风土画卷,更是一曲对民族文化多样性与融合力的礼赞。
《衝天飛舞》陳錦標 作曲
這首作品的結構是圍繞著幾個很有個性的音樂姿勢以重複、擴張及漸變等方式發展開來。最主要的標題性素材是由嗩吶、笙及敲擊樂組成的吹打織體來塑造。與此形成強烈對比的素材是象徵著空中飄揚冥想化的弦樂片段, 這是節日飛舞的前奏。但願在喜慶日子中我們都能衝上雲霄、載歌載舞。《衝天飛舞》第一版是由香港愛樂民樂團於 2002 年委約創作。現為 2022 年重新修改的第二版。
这首作品的结构是围绕着几个很有个性的音乐姿势以重复、扩张及渐变等方式发展开来。最主要的标题性素材是由嗩吶、笙及打击乐组成的吹打织体来塑造。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素材是象征着空中飘扬冥想化的弦乐片段,这是节日飞舞的前奏。愿在喜庆日子中我们都能冲上云霄、载歌载舞。《冲天飞舞》第一版是由香港爱乐民乐团于 2002 年委约创作。现为 2022 年重新修改的第二版。
《王子与狮子》罗伟伦 作曲
《王子与狮子》是著名作曲家罗伟伦创作的一首民族管弦乐叙事性作品,灵感来自非洲童话或寓言故事,以音乐描绘一位王子与狮子之间的奇幻冒险与成长历程。
作品以电影配乐般的叙事方式展开,情节性极强,音乐分为多个段落,每一段代表故事中的一个场景,如王子的出发、丛林探险、与狮子的对峙、彼此理解,最终成为朋友与伙伴。乐曲中大量运用了中国民族乐器模仿动物、自然与节奏变化,同时吸收非洲打击乐与节奏元素,创造出充满异域风情的音乐氛围。
此曲不仅技法娴熟、结构完整,更寓意深远: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理解、勇气、成长与和平共处的价值观。
音诗 《沙迪尔传奇》 刘湲 作曲
《沙迪尔传奇》,又名《维吾尔音诗》,是当代著名作曲家刘湲创作的一首具有浓郁西域风情的民族管弦乐作品。乐曲以虚构人物“沙迪尔”为核心,讲述他在古代西域大地上的一段充满冒险与信仰的传奇旅程。
整部作品结构宏大,旋律鲜明,情节性强。刘湲融合新疆、西域地区音乐元素与中亚民族音乐风格,并借助中国民族乐器丰富的表现力,营造出苍茫辽阔的戈壁、大漠与边疆风光。同时,作品中也呈现出主人公内心的坚毅、抉择与信仰,在起伏跌宕的音乐中推进故事叙述。
此曲兼具交响性、地域性与史诗感,常作为民族音乐会的压轴或重点曲目演出,是当代民族音乐中不可多得的叙事型代表作之一。